李先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其军事生涯贯穿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新中国建设时期,以卓越的指挥艺术和战略眼光著称。红军时期,李先念领导指挥了鄂豫皖根据地的战斗,1931年率300余名青年参加红军,任红十一师三十三团政委,参与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战役,该团因战绩突出被授予“共产国际团”称号。
1932年反“围剿”中,指挥部队在枣阳新集、土桥铺激战,为红四方面军西进打开通路,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李先念参加了川陕根据地的创建与后来的长征。1933年任红三十军政委时,年仅24岁,是红军中最年轻的军政委之一。在反国民党军队对川西北根据地大“三路围攻”中,大胆迂回敌后切断敌军退路;黄猫垭战役围歼川军1.4万人。1935年策应中央红军长征,指挥攻占懋功顺利实现会师,并向毛泽东详细汇报川西北形势,为北上战略提供依据。1935年8月,李先念与第三十军代军长程世才指挥包座战斗,以围点打援、分割围歼、速战速决的战术,歼灭国民党军胡宗南部第四十九师。1936年李先念参加西路军行动,西征失败后,率余部400余人穿越祁连山、戈壁滩抵达新疆星星峡,为西路军保存了宝贵的骨干力量。
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是中原敌后抗战的奠基者。李先念创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1939年仅率160人从河南竹沟南下,通过“滚雪球”战术整合分散武装,至1940年发展至9000余人,建立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2025-08-05,李先念指挥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在湖北省京山县新街地区迎击日伪军进攻。经过激烈战斗,新四军毙日军20余人,缴获重机枪1挺、步枪10余支。李先念还三次指挥平坝保卫战,毙伤日军400余人,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1940年6月,李先念指挥纵队主力向白兆山进军,同日军进行争夺平坝的战斗。21日,他指挥平汉支队第一、二团登云梯破寨,歼灭守敌,解放平坝。日军为夺回这一重镇,三次进犯平坝,均被李先念指挥的纵队主力击退。平坝保卫战的胜利保障了白兆山大门的安全,使鄂中抗日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1941年皖南事变后,李先念任重新组建的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委,全师1.5万人坚持在敌后战斗。他总结“敌集中我分散,敌分散我集中”的游击战术,指挥侏儒山战役歼伪军5000余人、毙伤日军200余人。至1945年,第五师发展至4.7万人,民兵30万,作战1030次,歼日伪4.1万余人,控制9万平方公里土地和1300万人口。解放战争时期,李先念参加和领导了中原突围与战略反攻。1945年10月至12月,李先念首先指挥新四军第五师和随后组建的八路军新四军中原军区部队发起桐柏战役,经过半个月的连续作战,共歼国民党军9000余人,并牵制了国民党军24个师和8个游击纵队。此役对配合其他解放区的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先念创造了中原突围的奇迹。
1946年,李先念任中原军区司令员,面对30万国军围困,他设定疑兵之计,让皮定均旅向东佯动,掩护主力分路突围。他亲率1.5万人向北转战陕南,建立鄂豫陕军区,保存丽核心力量。此役拉开解放战争序幕,李先念部共牵制国军30个旅,获中共中央“生存第一,胜利第一”高度评价。李先念领导重建根据地与反攻中原。1947年率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南下,与刘邓大军会师大别山,组建江汉军区,恢复根据地。陈毅赋诗称赞:“中原重见李郑回”。建国后,李先念主政湖北的军事建设,1949年任湖北省委书记兼军区司令员,指挥独立师配合野战军解放鄂西南,剿灭宋希濂部,解放湖北全境。他组织支前体系,保障二野、四野南下。为南下大军修桥补路、筹粮,仅黄冈县就筹措军鞋70万双。
李先念的军事生涯,是一部从木匠到国家主席的传奇,更是一部浓缩的人民军队的奋斗史。他立足全局的战场洞察、灵活机动的战术运用、绝境求存的坚韧意志,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立下不朽功勋,无愧为“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称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