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印度想赶超中国这个梦想,领导层估计天天都在琢磨,可几年下来也没啥大进展。
美媒倒挺热心,跳出来给支招,说印度要想成为下一个中国,印度需要更快的高铁,因为中国的高铁网络拉动了出口,让边远城市也沾光。
印度现有的铁路系统太落后,从钦奈到班加罗尔坐火车得四个多小时,中国高铁同一时间能跑四倍距离。
美媒觉得,高效的铁路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出口竞争力,这点没毛病。
但问题是,这主意听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印度面临一堆烂摊子,外加那些所谓的帮手,日本、美国,一个个都指望不上。
美媒为看好高铁
中国的高铁网是全球最大的,截止2025年,总里程超过4万公里,连接了全国主要城市,极大促进了货物和人员流动。
印度铁路虽然历史悠久,但平均时速才80公里左右,最快的也刚过100公里。
美媒对比后指出,印度如果不升级基础设施,出口就没法跟中国比,因为运输效率低,商品价格高,竞争力弱。
确实,中国的高铁不光拉动内需,还帮周边城市出口增长了30%以上。
印度想复制这个模式,没有错, 但光想不行,得行动。可印度铁路的底子太薄,轨距不统一,有宽轨米轨窄轨三种,转运时得换车,效率低得要命。
设备老旧,信号系统出故障是家常便饭,线路弯多坡陡,限制速度。加上安全隐患大,事故频发,这些都拖累了经济发展。
印度政府也不是没努力,莫迪上台后就把高铁列为优先项目。
2017年就开始孟买到艾哈迈达巴德的高铁工程,全长508公里,设计时速320公里,本来计划2022年完工,现在推到2029年12月。
为什么这么拖?土地收购是头号难题。印度农村土地私有化严重,农民抗议,法院介入,拖延几年是常态。
到2025年7月,土地才收购了99%,但剩下的1%卡在那,项目就动不了。资金也成问题,总投资1.08万亿卢比,日本提供了低息贷款,但疫情和通胀让成本涨了20%。
建设进度呢,2025年上半年,完成了310公里高架桥,隧道挖了21公里,但离全线开通还遥遥无期。
国家高速铁路公司每个月发进度,显示工地推进,但实际比计划慢了七年。
美媒支的招是修高铁,可没说怎么解决这些内部问题。
印度铁路的基础建设本来就落后,维修跟不上,设备更新慢。政府想改革,但官僚主义严重,决策链条长,执行力差。
加上种姓制度的影响,低种姓群体在教育和就业上机会少,导致人力资本浪费。数据显示,低种姓家庭的教育水平比高种姓低30%,这直接影响劳动力质量。
医疗系统也一塌糊涂,农村地区医院少,医生短缺,疫情时暴露得淋漓尽致。种姓歧视还渗透到医疗服务,低种姓患者常常被忽视,健康指标差,经济生产力自然低。
这些社会问题不解决,光修铁路等于治标不治本。
印度经济增速虽快,但不平等加剧,种姓和阶级交织,让穷人更穷,富人更富。美媒忽略了这些,单纯说修路就能超中国,太天真了。
外部帮手
日本是印度高铁的主要伙伴,提供技术和资金。
合作从2015年就开始,日本承诺低息贷款0.1%利率,还转让技术。但进展不顺。2025年,日本同意提供E10新一代新干线列车,这是全球最快的,计划2030年在印度运行。
但之前采购谈判破裂,日本报价太高,印度觉得不值,转而考虑用本土的万德巴拉特列车测试轨道。
E5和E3系列列车日本免费送了两辆,2026年初到,用于测试,但这解决不了根本延误。
土地问题和疫情让日本也头疼,投资意愿减弱。印度本想让日本多投钱,但日本国内经济压力大,不愿追加。
结果,项目从2022年推到2027年部分开通,再到2029年全线,七年时间白白浪费。
美媒提建议,但美国高铁发展得一塌糊涂,美国到现在还没一条真正的高速铁路,最高时速也就200公里,这怎么帮印度?
加州高铁项目从2008年启动,计划连接洛杉矶和旧金山,2025年报告显示,完成了171英里建设,但资金短缺严重。
特朗普时期试图取消联邦资金,2025年又闹出预算断裂,取消了4亿美元拨款。
Brightline West连接拉斯维加斯到南加州,目标2028年开通,但进度慢,技术经验少。佛罗里达的Brightness号运营没多久就出事故,安全问题一大堆。
美国面对自己国内通胀和政治分歧,都顾不上高铁,怎么有能力帮印度建?
美媒建议印度连中东铁路网,提升地缘影响力,但中东局势乱,美国不愿投钱。印美关系虽改善,但以利益为主,美国总附加政治条件,要印度站队对抗中国,印度不乐意。
结果,美国的帮助停留在嘴上,没实际行动。
印度想超中国,不光铁路问题,整个经济结构都有短板。教育系统落后,识字率虽升到75%,但质量差,农村孩子上学难,种姓歧视让低种姓辍学率高。
医疗支出占GDP才1.5%,远低于中国,疫情后暴露公共卫生弱点。
种姓制度根深蒂固,虽然法律禁止歧视,但实际中,低种姓在就业和贷款上受限,创业难。研究显示,种姓歧视导致经济损失达GDP的5%,因为人才浪费。
宗教冲突也影响社会稳定,投资环境差,外资来印度建厂,常常面临罚单和官僚主义,要么交钱要么交技术。
美媒只看到铁路一角,没看到这些深层问题。印度要全面改革,提升教育医疗,打破种姓壁垒,才能缩小差距。只靠高铁,远远不够。
结语
美媒的建议有它的道理,中国高铁确实是经济引擎,从2008年起步,到2025年CR450列车测试时速450公里,领先全球。
印度如果建好高铁,能连接孟买金融中心和艾哈迈达巴德工业区,拉动西部经济。
但现实是,内部障碍和外部不可靠,让这个梦难圆。日本美国这些“臭皮匠”,一个个算盘打得精,不愿真出力。
印度政府2025年计划新增1000列火车,目标2027年商业弹丸列车运行,但土地和资金问题不解决,一切白搭。莫迪推动自力更生,强调本土制造,但技术差距大,短期难追上。
印度超中国不是修几条路的事,得从根上改。
美媒的点子听起来新鲜,其实没切中要害。印度得先解决土地收购的法律瓶颈,简化官僚程序,提升社会公平。
否则,高铁建成了,也可能成摆设。外部伙伴呢,日本提供技术但拖延,美国嘴炮多行动少,中东合作更不稳。印度得靠自己,逐步推进。
目前为止,印度的高铁进度虽然缓慢,但至少在动工,未来或许有转机。但要真超中国,还得等好几年。
参考资料:
1、直想取代中国,印度凭什么? 上观新闻 2025-08-04
2、“中国做到的,印度没做到” 环球时报 2025-08-0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