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选秀节目,总听到主持人说“去掉一个最低分,去掉一个最高分”,最后算出选手得分。那会儿可能不太懂为什么,直到自己经历各种筛选,比如面试、论文评审才明白,这做法真的很有道理。
学校论文审核,自己觉得写得还行,结果专家们打分天差地别,高的高低的低,有时分差大到离谱,让人想不通。这时候把最低分和最高分都去掉,剩下的分数往往比较集中,更能代表一个相对公平、没掺杂太多个人情绪的评价结果。
“凭什么就他不行?”男生论文遭老师差评延毕,到手的编制丢了
人心难测,有些老师就算素不相识,也会就给打个超低分,不让学生毕业,当然,也可能是论文真的不行。
网上热议这么一件事,标题叫“专家你好狠的心”,讲的是一位985高校的研究生,明明考上了事业编,却可能因为毕业论文被“恶意延毕”。
按理说,好学校应该流程规范透明吧?但人性这东西,有时候就是难以预料。本以为顺风顺水,偏偏有人要使绊子。
遇到这种事,学生当然得想办法讨个说法,要个合理的解释或结果。主角是湖北省一所著名高校的理工科研究生,今年研三,老家湖南。
他这三年表现相当出色,专业排名挤进了前5%。在导师指导下,他还发过三篇挺有分量的国际期刊论文,拿过国家奖学金。
这履历去考事业编,感觉挺顺理成章的,好消息是他也确实考上了,被湖南省交通运输厅下面的单位录用了。
眼瞅着就要毕业去新单位报到,春风得意的时候,晴天霹雳来了,他的毕业论文被判定不合格!他的论文走的是专家盲审流程,就是三位匿名的专家打分。
专家二给了90分,专家三给了86分,这分数对应的结论要么是“同意答辩”,要么是“修改后答辩”,都算过关了。
偏偏专家一,给打了个48分,结论是“不同意答辩”,连修改的机会都不给。学生觉得“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关键时候帮人一把也是积德。
这位专家一倒好,48分直接把人拍死,真不知道安的什么心。现在学生已经被单位录取,可因为论文没过要延毕,最快也得等三个月后才能再申请审核。这三个月变数太大,搞不好辛苦考上的事业编就黄了,导致他很焦虑!
老师给低分,是不人性化还是过于苛刻?
这件事,也让网友炸了锅。有人觉得,盲审专家跟学生无冤无仇,打低分可能真是论文有问题。但反过来说,如果真有那么明显的“硬伤”,另外两位专家难道都看不出来?
也有人分析,是不是论文内容和学科方向对不上?不过这位研究生回应了,说毕业论文是依据他之前发表的小论文写的,那些论文都经过期刊编辑审核认可了,毕业论文只是扩充了内容,按理说问题不大。
现在还有人支招,让这位研究生干脆把论文公开,让广大网友看看。网友里藏龙卧虎,说不定就有其他学校的专家、教授、导师,水平阅历可能比那三位盲审专家还强。
如果大家都觉得没问题,那法不责众,问题显然就出在给48分的那位专家身上了。当然,说专家“恶意延毕”有点严重,现在下结论还太早。他可能确实看到了别人没发现的重大问题,你觉得呢?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